近日,據海外域名平臺消息稱,單詞域名call.com以160萬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1078萬元)的價格交易。這是繼NFTs.com(1500萬美元)、connect.com (1000萬美元)之后的又一個高價域名交易。

近年來,與國際市場不同的是,國內域名交易市場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。眾所周知,國內域名市場行情在2014年之前一直都是穩步上漲的,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到2016年之間達到了一個頂峰,很多個品類的域名行情都是成倍的增長,之后自2017年開始到現在逐年下行。
與域名行情下降對應的則是獨立網站數量的減少,很多企業甚至直接將官網引導至APP,或者引流到第三方服務平臺的店鋪,對此,知名域名人士“ranger”發表了看法。

他表示,域名應用受限是造成網站數量減少的原因之一。近年來,一方面,隨著我國網民數量的大幅增長,互聯網釣魚詐騙的情況也越來越多,實施網站備案可以有效減少這種情況,但是同時也增長了站長建站的難度。另一方面,各大互聯網巨頭讓域名鏈接互不暢通,實行壟斷性競爭,也是導致域名應用受限的原因之一。
然而,自由、共享才是互聯網的初衷,浩瀚的網絡海洋絕不是幾個巨頭就能控制,而是要靠無數個自由的獨立網站來實現持續的繁榮和發展。筆者相信,隨著我國域名應用環境的改善,隨著一系列反壟斷政策的實施,網站、域名行業終會再次迎來春天。
對此你怎么看,歡迎評論區留言。

